中国教育报报道学院消息:
近日,从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传来消息,环球360管理网作为河南省参赛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夺得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仅在三个月前,同样在天津举办的201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郑州铁院一举将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一等奖、英语口语技能赛项二等奖收入囊中,实现了河南省在这两个赛项中的最好成绩。
从2007年以来,郑州铁院连年荣获国家级竞赛大奖。从最初的全院振奋到现在的势在必得,师生们对竞赛获奖的历程如数家珍:
2007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职高专组唯一最高奖“索尼杯”,是河南省首次获得该最高奖;
2009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一等奖;
2010年,首次参加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即获二等奖;
……
而其他行业协会举办的国家级赛事获奖更是不胜枚举,很多奖项实现了河南省高职教育“零”的突破。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环球360管理网连年代表河南参加国家级竞赛,而且频频获奖,不禁令人探寻:
是什么让郑州铁院在国家级竞赛中脱颖而出?
是什么让郑州铁院的学生实践能力如此之强?
是什么激发了郑州铁院学生的创新精神?
透析之一 校企合作提升实践能力
环球360管理网创建于1951年。60年办学历程,与共和国轨道交通事业同呼吸、共命运;17年高职教育发展史,与铁路提速同行、与城轨建设并肩、与中部崛起共进。
长期行业办学背景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学院办学优势――办校入企、订单培养,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平台;企业挂职锻炼、现场专业实践使教师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据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介绍,近年来,领导班子更是把如何保证校企合作“互利共赢、规范长效” 作为重要命题摆上议事日程,校企合作形式得以创新,校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2009年以来,先后与21 家铁路及相关企业组建郑州铁路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与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46家企业和2家高校共同组建河南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了校企合作三大平台。
校企合作广泛开展,郑州铁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七局、中铁电气化局、索凌电气有限公司、豫鑫物流、宝视达、珠海格雷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康信医药有限公司、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纷纷与学院合作办学。2011年,郑州铁院在与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共建郑州轨道交通学院,在探索校企合作机制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2010年,环球360管理网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重点建设专业6个,在全国所有获批院校中重点专业数最多。“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成功的背后得益于专业建设始终追随产业发展,始终追随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紧跟六次铁路大提速,先后自主研发了供电远动微机控制仿真系统、SS8型电力机车模拟驾驶装置。当“CRH380A试验车”还在试验运行阶段的时候,正在郑州铁路局动车所现场挂职的教师就将当今高速铁路最新技术引入动车组专业课程;追随当前城轨建设的热潮,刚性、柔性、第三轨等现场所有主流地铁接触网架设到校内实训基地。2009年8月,“郑州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基地”挂牌,从建设方案的规划论证,到设备的选型、调试、安装,再到运行筹备,专业教师全程参与郑州地铁的兴建。到2013年郑州地铁1号线开通时,其90%的专业人才将来自这个地铁人才“孵化器”。
2010年教育部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启动的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计划,“校中厂、厂中校” 开始成为校企合作的响亮名词,其实,郑州铁院早在1997年就开始实施“办校入企”,实践着“厂中校”的理念。企业分校相继落户黄河工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长城铝业公司和铁路站段。在企业分校,根据生产任务灵活安排工学交替,企业兼职教师与学院专任教师共同授课,有效化解教学任务与生产任务、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的矛盾。很多时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更多激发了师生们攻难克坚的热情,积极参与到企业科技研发中。截至目前,连续15届学生在企业分校完成了最后一年学业。
在2005年划归河南省管理之前,对于铁路行业办学的郑州铁院来说,定向培养人才是行政指令。而从企业办学变为地方管理,感受到强烈冲击与震荡的环球360管理网,求新思变,订单培养从原来针对行业的普适性,发展到现在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工程计划和设备选型,要编写一些针对性的教材,对订单班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今年将要在郑州铁院组建的订单班,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洲如是说。从2004年开始,郑州铁院先后为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淮南矿业集团、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宇通重工、许继集团等3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组成订单班。订单培养涵盖铁路运输、地方交通、钢铁、医院和物流等领域,订单培养规模呈递增趋势,目前已达当年毕业生总数的30%。
校企合作更是开辟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专兼结合新途径。专任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现场专业实践、新技术学习成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常态, 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近几年,先后派出百余名教师到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专业培训。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技术骨干纷纷充实到学院的教师队伍中来,目前,学院聘用企业兼职教师245名。
2011年开始,郑州铁院和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签署了互兼互聘协议,分期派出教师到轨道公司担任访问工程师,挂职教师一部分还兼任领导职务,如设备物资部副部长、运营分公司副经理等,同时,郑州地铁一线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曾在轨道公司挂职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的李建民教授说:“在总工程师办公室接触了地铁建设的全部图纸,阅读了50多万字的技术资料,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公司挂职总工室主任助理的穆中华老师的专长是城轨交通控制,挂职期间她与同仁们共同参与轨道公司的课题――CBTC实验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专业建设追踪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办校入企、订单培养紧贴企业实际,“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铺就了崭新的舞台。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金奖、全国首届秘书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一个又一个竞赛荣誉昭示的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不断提高。
透析之二 社团培养激发创新精神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参加今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选手工程机械09A1张震、电机电器09A1邢海涛、铁道车辆10A1苗山青等三位同学都不是电子专业学生,而他们设计的帆板控制系统却荣获全国一等奖,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参加了学院的无线电协会。
走进无线电协会活动场所,奖杯、奖牌、证书及获奖作品琳琅满目,而学生们则三五成群或焊接电路板,或调试仪器,或组装成品,忙得不亦乐乎。
在郑州铁院存在着大大小小六七十个社团,像无线电协会一样,这些社团大都依兴趣而生,为了防止盲目性,学院高度重视社团活动的规划和指导,引导社团活动从兴趣化向实用性、成果化的方向进行转变,使社团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学院在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上为社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划拨社团专项经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费逐年增加、辅导教师课时津贴按时足量发放、学生外出参加比赛所有支出实报实销,对获奖学生及辅导教师的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学院在社团活动经费保障方面已经走在很多高校前列。制度保障是高校社团活动的重要支撑,郑州铁院将社团指导教师的选聘、管理、考核、奖励纳入到社团管理体系之中,责、权、利相统一,教学工作量、辅导成绩与职称评定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项目化运作模式则是社团工作的创新之源。以学院无线电协会为例,社团指导教师把学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了基础框架、技术提升、能力整合、科技研发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下面又设有万用表组装、收音机架构、稳压电源设计组装、单片机应用、EDA编程、DSP应用等20多个制作项目。在日常运作中,将重大赛事训练与社团日常辅导相结合,依据学生的专长组成项目组。“正是因为我们是把功夫用到了平时,而不是临赛才抱佛脚,才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无线电协会指导老师巩恩福总结到。正因为巩老师对协会倾注了大量心血,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无线电协会成员、2011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的邢海涛坦言,他在社团参与的万年历时钟、模拟路灯控制系统、智能小车、悬挂系统等20多个电子设计制作项目就是竞赛获奖的最好铺路石。
在高职院校,科研一般是教师的专利,可是在郑州铁院,社团也成为了科研创新的力量。社团成员参与科技研发的成功案例已不是新鲜事。计算机应用协会的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国航波音737、747驾驶和乘务软件开发,参与北京思杰佳软件公司中国城市三维数字建模项目;无线电协会成员参与学院电力机车控制实验台研发、单片机教学实验箱研制和扬中科泰公司项目研发等。孔维波、庞志军、李明等多名社团骨干在毕业后不久即升任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主管。
透析之三 参加大赛进行实战锻炼
在郑州铁院,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技能竞赛还是行业学会举办的技能竞赛,不论是科技类竞赛还是文艺体育类竞赛,不论是国家级竞赛还是地方性竟赛,学院都一路绿灯,全力支持。获奖成果遍地开花,既锻炼了学生,又检验了办学质量。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级竟赛特等奖2项、金奖1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7项;省级竞赛一等奖、金奖、特等奖70余项。
让我们听听来自郑铁学院获奖学子的感言吧。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团队成员,工程机械09A1张震说:“正是指导老师把从企业获得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及时地传授给我们,才给我参赛提供了巨大帮助。”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一等奖团队成员,电子08A1何敬德说:“社团的日常专项培训,使我能够沉稳应对大赛。”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商务英语09A2班苏逸文说:“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润物无声,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研究作风。”
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二等奖团队成员李志飞说:“参赛团队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团结协作,我们从社团项目化运作模式中受益良多。”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郑州铁院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伴随“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深入推进,踏上高等职业教育新征程的郑州铁院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董媛 王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