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瑞杰院长号召全院教职员工努力实现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

时间:2007-04-01 作者: 审核:宣传秘书组 浏览:1105

  在3月31日学院召开的发展研讨会暨中层干部培训班开班典礼上,穆瑞杰院长作了动员讲话,号召全院教职员工努力实现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讲话摘要如下。
 
  这次研讨、培训活动,是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按照省委给我们提出的2007年“三大任务、一个目标”的要求,在积极稳妥推进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之后,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为寻求学院迅速迈上健康、快速、和谐发展之路而决定举办的。
  去年12月28日,省委组织部在我们学校宣布班子的同时,给我们提出了“三大任务一个目标”,即: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实质性融合、征地和新校区建设,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新一届班子在1月4日召开的第一次党委会上,就围绕“三大任务和一个目标”,决定全面启动体制改革。在这个会上,我们提出了这次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体制改革实现的具体目标;随后,成立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体制改革办公室,先后制订了改革方案、中层干部选聘办法、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办法、拟任人选考察办法、科职干部选拔办法、全体教职员工上岗聘任办法等近10多个文件和规定,为我们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指导及制度依据。自3月6日学院在这个地方召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省委组织部的直接关心指导下,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全院党员干部、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学院管理改革工作按照计划得到了有序进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目前,学院新的管理体制已经构建,各级干部配备已经基本到位,新的运作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体制改革办公室的同志,组织部、人事处,还有后勤基建处、学院办公室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同志,为了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加班加点,不辞辛苦,付出了心血和辛勤的劳动;开学之初,即启动改革,推进三校区融合,广大教职员工识大体、顾大局,全员参与,既参与改革,又坚守原岗位,保证了学院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真正做到了教育教学工作与改革工作两不误、双推进。在此,我代表学院党委对关心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对关心学院、支持学院发展的全院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我们还将进行与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的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工作,但下一阶段我们的工作重心将有所转移,因为,我们将面临着更加艰巨的工作任务,即,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并确保取得成功。新的工作如何开展?“创示范”的目标如何实现?这都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认真地探索、科学地研究,合理地安排。因此,我们今天在这里举办的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将结合学院实际,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的解读,专家、教授、领导的报告以及同志们深入的研讨,使全院各级干部、教职员工进一步认清形势,更新观念,理清思路,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增强信心,群策群力,谋划学院发展战略,明确前进工作目标,研讨实现目标的办法和措施,为学院今后的和谐、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良好的基础。
  如何抢抓机遇在今年实现申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成功,将是我们目前直接面对、亟待解决的一项工作、一场硬战,成功与否,将决定我院能否大踏步前进、能否快速发展、能否办强办大。当然,申报成功,也必将成为我们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里程碑。
下面,我着重就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工作,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充分认识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意义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意义深远,是与本科院校“211工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国家工程。
我国现有高等职业院校1200所,但绝大多数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不高,机制改革有待突破。为此,“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至少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高职院校建设,这是中央财政对高职教育的首次巨额投入。这20亿元将主要投入以下几个方面: 
  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让60万以上在校生直接受益,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200万人次; 
  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 
  建成4000门左右优质专业核心课程,1500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使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提升师资力量。
  计划的实施从2006年持续到2010年,按年度、分地区分批推进。今年计划启动第一批30所左右示范院校的项目建设,到2010年全面完成建设计划。今年实际只有28所进入示范院校建设行列。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着重打造品牌,其举措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提高示范院校整体水平,提高基本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二是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三是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形成500个重点建设专业群;四是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五是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强化就业能力培养,构建专业认证体系。 
  入选示范性高职院校,必须具备以下6个条件: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领导能力领先,办学理念先进;综合水平领先,教学质量好,就业率高,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专业建设领先,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社会服务领先,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要为全国高职院校树立起标杆,引领高职院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为1200所高职院校树立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
  从以上的内容,大家可以看出,创示范其实就是要使学院进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计划,争取到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通过三年的建设,最终建成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品牌院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的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而且“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
  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创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既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我们争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强我们作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的高度历史责任感,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无愧于我们所从事的职业荣誉,无愧于作为高等院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责。
  争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我院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关系学院能否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关系到每一名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
  因此,积极创建示范院校,对我们学院自身来讲意义重大。
  首先,我院建校五十六年来,为铁路和全国各行各业培养了中、高级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六万多名。曾经得到多很多荣誉:全路首批高职院校之一,“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以优异成绩荣获全国首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优秀院校,等等。但是近几年,因种种原因,与兄弟院校相比,我们落后了,现在高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重新洗牌的局面即将来临。若我们再不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将不得不接受我们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局面,发展受限,设备陈旧,规模减少,收入降低,教师外流,质量降低,进而进入恶行循环。因此,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抓住了这一机遇,我们就将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即使万一我们最后没有能够进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但我们抓住创建的机遇实现了基础能力的改善和办学实力的提升,也必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创建示范是打造学院品牌,拓展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需要。大家都知道,全国全省高职院校发展迅猛,每年招生大战、就业应聘,其竞争激烈的程度可用“白热化”来形容。在高职发展的初期,采用广告宣传扩大知名度能起一定的作用,靠校园环境好也能吸引一定的生源。但长此下去是难以为继的。市场竞争说到底是实力、水平、质量之争,事实证明,谁的办学实力强和办学水平高谁就能得到社会认同,学校就能打出品牌,而提高实力和水平是比建新校区更为艰苦、更为扎实细致的工作。学校迅速发展,内涵要充实。创建示范院校正是提升学院自身实力和水平,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需要。
  第三,用自身创建示范高职院校的实践,为高职事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作为国家示范院校,它必须能充分反映和体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最高水平,代表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起到引领中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作用。通过争创实践,探索经验,不断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体现我院在高职教育领域的价值,提高我院的知名度,实现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也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需要。
  第四,创建工作不仅关系学院的改革发展,更与每一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创建成功,将会使学院更加发展壮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就会得到保障和增长;反之,学院的发展步子就会放缓,空间就会缩小,势必影响到广大职工的收益。
  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智慧,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集中一切力量,创造一切条件,全力以赴做好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工作,务求实效,确保申办成功。
 
  二、正确对待我们争创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争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面对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更失误不起。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争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势头高潮迭起,如火如荼,已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局面。去年,全国已有28所高职院校被批准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行列,我省有两所曾与我们水平基本相当甚至我们不少同志自认为不如我们的高职院校进入其中。我们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头班车,今年的申报工作即将开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再也不能坐失良机赶不上第二班车了。我们非常清楚,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成功,必将为学院发展注入一剂强有力的“助力剂”,有力地推动我院的快速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如果失去这个机会,将会失去国家给予的良好的发展环境,极有可能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洪流中落于人后,甚至会被淘汰出局。这并不危言耸听。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争创示范高职院校具有的优势。一是我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多年来较高的办学实力和优良的教学质量,在铁路系统、在河南省享有很好的声誉。二是省委省政府对我院高度重视,对我们争创示范高职院校给予了厚望和强有力的支持。三是我们有一个办学思路清晰、办学理念先进、团结务实、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敬业向上的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四是我们经过多年努力建立起的一批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基地以及良好的人才培养目标机制。五是经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关系,融合了队伍,优化了资源,增强了实力。六是我们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水平评估的经验。我院在2003年教育部首批高职高专人才水平评估工作中成为全国8所优秀院校之一,影响极大,也充分说明我们学院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具有的良好扎实基础。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对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条件存在的较大差距。
  现有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专或技校升格而来,办学历史短,普遍存在着“院校新、队伍新和任务重、条件弱”以及新生入学起点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大规模的扩招使得办学资源全面吃紧,如:校舍不足,师资紧张,实践条件不足,管理跟不上,办学质量还不高,高职特色及产学研结合还不明显等等。我院同样也存在着这些问题。特别是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的要求,距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差距会更大,这不仅仅是表现在上述显性的具体办学条件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更深层次上,体现在办学理念上,如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专业带头人少,特别是高水平的本行业、本领域知名的技术大师、工艺大师人才缺少;兼职教师比例较少,未能很好地与企业建立起合作平台,“双师型”师资引进、培养机制尚未很好建立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是很紧密;实验实训条件及内涵建设还远远达不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制约我们发展和进入师范院校行列的瓶颈,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去认真研究、去逐一解决。
  因此从整体上看,我们距离示范院校标准有优势,也有差距,创办全国示范院校就要按照遴选标准逐条对照,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规划,认真设计,加快建设步伐,加大建设力度。
  在创建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解决两种倾向:一是悲观情绪,认为我们的条件差得远,失去信心。二是盲目乐观,认为我们已经是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了,似乎理所当然地就会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实际上,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与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区别很大,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规范办学行为,示范性高职创建则表现的是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措施。评估作为促进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一项政策,相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是被动的,在5年内必须参评,而创建则是高职院校在条件具备时主动申请;评估的优秀等次无名额限制,而创建只能产生100名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估的标准比较明确具体,可操作性较强,而创建的标准是原则性的,概括性较强,强调创新与品牌建设,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评估与创建的上述差异表明二者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提出的要求更新、也更高。尽管我们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是问题依然不少,我们没有任何可以骄傲自满、目空一切的资本,这次创建工作对全体中层干部甚至每一位师生员工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我们只有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全一些,谋得更深一些,做得更细一些,才能找准问题,弥补不足,挖掘出亮点和示范点,实现申报成功,实现我院发展的再次跨越。
 
  三、 明确几点要求:
  第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全力以赴,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创示范工作对于我们学院来讲,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全校上下必须站在促进学院发展的政治高度,认清创示范工作的重大意义,发扬2003年迎接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工作精神,弘扬学院的优良传统,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把创示范工作作为学院近阶段的重点工作,重中之中,全力以赴,做好做实,确保成功,并以此推动我院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院的创建工作运作机构已经成立,王清义同志和我任创示范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学院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把创示范工作作为学院“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学院还抽调了专职人员成立了创示范工作办公室,在学雷院长的带领下,专职负责创示范工作。创建示范毫不夸张地讲就是创造学院的历史,历史既然给予我们这次机会,我们就要毫不犹豫地抓住,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凡是涉及到创示范的工作需要,全院上下都要给予大力支持,大开绿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为创示范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按照创示范工作的统一部署,学院宣传部门正在抓紧时间组织外宣文章和报道,准备在中国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我院的全面工作,为创示范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院各部门要广泛宣传创示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优先部署创建工作,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对于服务现代化建设并在服务中加快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工要具有率先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教职工要理解创示范工作,支持创示范工作,积极参与创示范工作,共同营造关心学院发展、支持学院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我院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第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强化自身办学特色。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是创示范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创示范工作的工作大纲。全院教职员工特别是中层干部要认真学习,要按照文件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查找问题和不足,凝练学院的办学理念,总结学院的办学经验,突出学院的办学特色,创新学院的培养模式,深化五十多年来我院的办学内涵。我们要明确创建思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建设功能性平台,不断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创建促进发展,以创建促提高,从而推动学院的教育质量和办学实力的提升,促进学院的快速发展。
  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注重开展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整合专业资源,突出专业特色。我们要以体制改革为契机,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布局。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总结得少,提炼得少,宣传得少。我们要借创示范这个平台,根据创建要求,对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行业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铁道类、医护类、机电类的专业进行重点研究、重点支持、重点规划、重点发展;对重点专业在产学结合、双师型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重点支持并发挥学院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专家学者的作用,进而把我院的重点专业打造成全行业乃至全国的名牌专业。
  二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打造先进教学平台。我院的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有着很好的基础,在03年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我们在实训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在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方案中,对实训基础的要求是建设一批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或车间。而我们学校的SS8型电力机车模拟驾驶系统、索引供电生微机远动仿真系统和模拟仿真护理实训基础都是符合这个要求的,并且早在几年前就已投入使用。我们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也已形成了“硬件做优、软件做强”的先进的工作理念,建立了一批关系良好、合作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了学生岗位能力的培育。我们要在对先进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各专业领域实践教学及企业岗位的要求,对各专业领域的实训室建设进行合理调整、总体规划、科学布局,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和仿真模拟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重点建设数控、护理、铁道等大类的专业领域实训中心;要坚持“工学”结合,把实训教学与企业相结合,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专业实训基础,真正把我们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适应岗位要求的,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的先进教学平台。
  三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机制。我们要在“订单培养”“产学结合”等长期开展的特色人才培育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三明治”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紧密结合型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培养为途径,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开发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特色教材及教学课件;最终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要整合管理资源,建设现代管理平台。要充分利于现代教育中心和各系部的教学资源,加大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成立现代化的集教师演练与培训、精品课程建设、多媒体课件开发等于一体的教师教学资源中心;建设服务于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信息资料保障体系;完善网络服务,实现信息化办公,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要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推行制度化建设,规范教学、行政、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使各项工作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保证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要发展校企互动特色,建设社会服务平台。根据两部文件对示范性院校建设提出的社会服务和培训要求,我们要紧紧依靠行业,依靠铁路,利用与全国各铁路局、各大型医院的现有的良好关系,在以往长期开展的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的基础上,加大合作力度,积极拓展合作内容,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服务,在发展我院校企互动办学特色的同时,不断提升学院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建设社会化服务平台。
  第三、要树立创建的必胜信心。
  老师们、同志们,今天我讲了不少我们的差距和不足之处,这是我们在正视问题,客观分析现状。并不是说,我们创建示范工作是不可为之事,我们的创建工作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我们要正视困难,藐视困难,更不能畏俱困难。我们要认清发展的形势,要树立必胜的信心,要克难攻坚,要知难而进。首先:省委省政府支持我们的创建工作。早在省委领导来宣布我们班子的时候,就对我院的发展提出了创示范这么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这是领导对我院的期望,更是对我院发展极大的支持。其次,我们有良好的基础。我们是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院校,而且排序第一;我们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有着深厚的办学积淀,我们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优势、和谐稳定团结的工作局面;再次,学校有铁道、医院等强大的行业支持、校友支持,还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效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干部职工队伍,这是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无私奉献、敢打硬仗、善克难关的队伍。有了这样的一支队伍,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将战无不胜。
  我需要再次强调,创示范工作异常重要。学校能否进一步快速发展,实现跨越,关键在此一举,如果申办失败,学校将会丧失重要的发展机会,各项事业将受到严重影响,我们没有退路,必须背水一战。虽然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我们相信:有省委的支持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有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我们就能够下定决心,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我们的创示范工作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