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身着青绿相间的上衣,搭配白色长裤,始终面带热情的笑容,提供细心的服务。青春、夺目,这是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小青荷”给各方宾朋留下的美好印象。
“小青荷”这一名称诞生于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取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青荷”的谐音是“亲和”,代表着志愿者的亲和力。
人如其名,从赛事筹备期到亚运会进入尾声,“小青荷”们始终保持着热情微笑、青春气息、专业细致,为亚运赛事丝滑进行贡献了润物细无声的温暖保障。
“虽然我很想看他们打比赛,但职责让我的眼睛只能盯着乒乓球。”面对旁人对她的羡慕,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竞赛志愿者王潇漫的回复,体现了她的专业性。
赛会期间,乒乓球无疑是热度最高的比赛项目之一。作为乒乓球赛场上的球童,王潇漫端坐在赛场一角,一动不动,两眼紧盯着在球桌上“飞跃”的乒乓球,一旦球落地,她会以最快速度跑进场内,迅速把球捡起后退场,以免影响球员比赛。
看似重复机械的工作,实际上并不简单。一天工作下来,王潇漫常常浑身酸痛。至今她还记得一场球赛打满了五局,自己端坐三个多小时,来来回回不知道捡了多少次球。“只要运动员能拿到好成绩,什么付出都是值得的!”她一脸笑意地说。
热门比赛的志愿者身兼重任,而冷门项目的志愿者也丝毫不懈怠。吴韦冰是钱塘轮滑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在现场见证了中国选手多次摘金夺银的激动时刻。
每天早上4点30分就要起床去乘坐班车,6点到达场馆,常常晚上10点后才结束工作。对于这样的工作状态,吴韦冰坦言自己累并快乐着。她是竞赛综合领域的志愿者,服务对象主要是技术官员。“技术官员是‘服务’运动员的,我们为技术官员提供好各项保障,其实也是在间接为运动员服务。所以当运动员夺冠时,感觉自己好像也起到了一点点作用,就会觉得非常自豪!”
赛时奔波于各个场馆,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打交道最多的是媒体工作间的志愿者。“混采区在哪里?”“先混采还是先新闻发布会?”……面对记者的种种询问,“小青荷”们总是耐心告知、贴心服务。
陈潇童是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媒体运行领域记者工作间的志愿者,主要负责协助媒体餐饮休息区的管理和运行,为各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提供新鲜水果、面点、饮料等,而场馆指引、解答疑问更是家常便饭。
“记者们真辛苦呀,每天要赶场赶采赶稿赶车,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所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尽管自己的工作非常琐碎,每天早出晚归,但同理心极强的陈潇童觉得和记者相比,自己已经很幸福了。“前几天有一位来自印度的记者,在媒体休息区的留言板上非常认真且真诚地给我们写了一封感谢信。这就是对我们服务的最大肯定。”
“服装”最重的吉祥物志愿者、“变身”最多的大莲花志愿者、竞赛领域的“快擦手”志愿者……3.76万名“小青荷”把最好的状态、最美的青春留在奉献亚运之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熠熠生辉。(记者姚改改 肖睿)
责任编辑:杨辉、杨一帆
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文章来源于中国妇女报